给学生“安全感”,做有温度的老师 -ag亚博网站

 给学生“安全感”,做有温度的老师 -ag亚博网站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1日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给学生“安全感”,做有温度的老师
文章字数:1966
  ◇华泰中学九年级语文组 韩学平
  近读王校长的《培养孩子“六感”,增强自驱力》,让我对文中所论述的“六感”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六感”即安全感、自主感、胜任感、兴趣感、目标感、责任感。“六感”都是一个人从内而外的自我感知,是生成一个人自驱力的动因。自驱力是自我驱动的能力。具备了自驱力的人,往往才能够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进入九年级后,最先认识的是航和佐两个男孩子。课堂之上,他们斜坐着身子,双腿不停地抖动,人还没坐稳,小话就开始讲了,有时上课好半天,才踱步迈进教室。
  刚进班几天,我细心观察这对组合,在我犀利目光的扫射下,他们对我多少有些忌惮。初入班级,我把一些规矩向学生声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多说教,全都是讲感情。但两周后,他俩还是上课迟到了五次,四次没有完成作业,三次在课堂上讲话。周末假的那一天,我特地征求班主任意见,通知他们在教室等一会。等我从办公室去教室时,第一眼看到航和佐在座位上掰手腕。看到我进来,他俩迅速跑回座位,边笑边问我,找他们有啥事。我顺势说没什么事,看到你们掰手腕,也想跟你们比试一下,看我有没有这个实力,如果我输了,今天请你们吃东西,如果你们输了,就必须得听我的,让你干啥就干啥。这个条件不苛刻,他们没有理由不答应。
  几局下来,我这把老骨头还是有实力的,没有给这两个小家伙赢的机会。接下来,我就要他俩谈谈开学这段时间在班级的表现。看我表情严肃,两人也开始吞吞吐吐地“交待”问题了。借着机会,我翻出“工作手册”的记载,把一件件事情都呈现在他们面前。渐渐地,两个小家伙的头开始低下去了。接着我表明了态度,针对上述问题,不向班主任和家长“告状”,权当是我们三人第一次见面打交道的一种见面礼,同时,也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欣赏和信任,乐意与他们成为谈得来的朋友,前提当然还要看他们今后的表现。
  周日返校后,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听到门外有声音,开门一看,航和佐竟然怯生生地站在门外,他们从背后拿出一个塑料袋,说是买的两个蛋挞,送给我吃的,我追问原因,他们嗫嚅道:“老师,我们觉得你不一样,我们犯了错误,你不但没批评我们,还说和我们交朋友,我们要感谢你。”我认真说:“你们的确有很多闪光点,我相信在九年级这个关键阶段,你们一定会像一个男子汉有改变的!”
  接下来一周,我看到两个小伙伴在班级的表现明显变了很多,课间教室走廊里,他们看到我总是围在我旁边,故意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我把握着与他俩交往的度,既不无视他们,也不会无原则地和他们嘻嘻哈哈,但是这一些暖心的做法让他们感觉到了我的关心,课堂经常性的点他们回答问题,关心他们作业完成的情况,有意在班上放大他们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表扬和鼓励,师生间朋友式的关系真的处出来了。
  航和佐这两个学生只是班级学生的缩影,他们一直以来因为性格使然,在家里和学校不受待见,一个标签贴在他们的身上,久而久之,他们也习以为常了。而当我们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在班级中受到了尊重和爱护,不会受到无端的谩骂和呵斥。当他们在迷失方向时,我们去指引;当他们在失落时,我们去鼓励;当他们有困难时,我们去帮助;当他们需要的时候,有我们在……这样一来,他们就找到安全感了,自然就把老师当作可以倾诉情感的朋友了,从而,自驱力便也相应而生了。对于教育,只有触动孩子的内心,教育才有用。对航和佐两个学生如此,对那些性格内向、自卑胆小、难得与人交流的学生更不能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彤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女孩,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她和姑妈在一起生活。每次改作业时,发现彤的错处特别多,问她是不是不懂,她也不说,我觉得这孩子肯定有心事。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我尽量多鼓励她:发现她没有买课外书籍,我把自己的教本送给了她;她生病缺课了,我买来药,在课间帮她把落下的知识补上并悄悄地叮嘱她同小组的同学多关心帮助她……慢慢地,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当我问及她以前为什么老是不说话时,她笑着说:“我好怕您,以为您很凶,没想到您为人这么好,这么关心我们。”
  要想建立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爱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教育不仅是艺术,它也是爱,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育引导中再多加一点温度。孩子在学校不只是学知识,更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我们在。人生路上难能可贵的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安全感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心理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培养学生的安全感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任务。为此,提倡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安全感的合力,加强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培养,创造有安全感的校园环境等措施,让学校教育给予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势在必行。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是一场温暖人心的坚持,教师如同花匠,在教书育人的这条路上,需要守着一份宁静,一份淡泊,用心呵护,巧妙培植,静等花开,我相信,迎接我们的将是灿烂的花季。

本报地址:天门市竟陵鸿渐路173号  邮政编码:431700  ag亚博网站的版权所有:天门日报社
网站地图